VOTE.JPG

圖片來源: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038 與 https://images.app.goo.gl/h4M5h6V2p39GRddg7

 

「王子深情地親吻公主,公主從睡夢醒來,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公主系列的故事我們不陌生;

「當地球受到威脅,漫威英雄出馬拯救人類,世界恢復和平」英雄系列的漫畫我們也熟悉,無論是公主系或英雄系,都在說著一件事「我們需要拯救者」!

 

每逢台灣的大選,就能看到「拯救者」的醞釀,支持某某候選人拯救台灣、某某某參選人救經濟救台灣,在期待救世主降臨的氛圍下,無論誰當選,哀聲遍野依然出現,人們從夢中驚醒,「原來某某某救不了台灣」,原來他也只是個平凡人。但下一次選舉來臨,人們像失憶般又將寄託放在某一位候選人身上,期待拯救再次降臨,然後再次失望。

#我們等待著拯救者

#我們都是平凡人

#從別人身上期待的救贖終究失望

 

拯救者情結與被拯救者情結

「我以為只要我傾注全部心力去愛他,他終將會為我改變。」癮者繼續成癮、暴力者依然暴力相向、劈腿者持續展現一字馬劈腿。「我以為」的主角們,內心有著「拯救者情結」,以為自己可以「解救」對方,結果既拯救不了對方,也使自己陷入耗能的關係中無法自拔。

 

有拯救者,必定有「被拯救者」。被拯救者習慣「被動等待」,將各種不滿意放入「無能為力」的箱子內,不為所動,期待有人將箱子移開,以為箱子移開後內心就能太平。然而一旦他發現別人無法滿足其所有需要時,再次陷入期待落空、再一次地無能為力。

 

拯救者與被拯救者情結者,兩人常常碰在一塊,接著將看到無力者更無力,拼命者更加拼命甚至歹命。你看苦苦等候浪子回頭的女子,戀上酒家女的男子(請容許我這裡的刻板印象),故事結局很少是「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或「世界恢復和平」。

#拯救者情節

#以為可以拯救對方

#自己卻也身陷其中

 

造神運動

從小我們相信神的無所不能,在我們是孩童時,父母有如神般為我們遮風擋雨,當我們逐漸長大後發現父母有他的限制與無能為力。然而人們卻在心裡種下了這樣的期待:期待生活裡有「神」的出現,拯救我們脫離困境。因此我們看到政治上的造神運動,當人們越不滿意生活時,越是期待「神」的出現。但「人終究不是神」,人一定會有自己的限制,何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自己的煩惱,自己都拯救不了自己了,要如何拯救另一個人?理性與感性一起說,神佛實際上拯不了所有人,「無緣者不渡、無信者不渡、無願者不渡」,除非當事人願意拯救自己,不然連神都無能為力。

#在困境中的人

#期待神蹟出現

#人終究是人有自己的限制

 

想擁有美好的關係,責任多半在自己

阿德勒說「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無論是跟自己的關係、跟朋友的關係、跟親子親人的關係、跟同事的關係、乃至於跟整個社會環境的關係,想要擁有美好的關係,責任多半在自己。拯救相對面是「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因此將行動與決定權放置他人身上,但偏偏結果若不如己意,又在那邊跳腳。我的諮商經驗裡沒有例外,那些害怕獨處、內在匱乏的個案,以為只要交到男女朋友,嫁對先生、娶對太太,就萬事OK,卻往往事與願違。將希望奠基於幻想別人是我們拯救者的劇情終將以失望收場。

#想要擁有美好的關係

#責任多半在自己

#將希望奠基於別人身上終將失落收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君柔心理師 的頭像
    君柔心理師

    【尬wa聊心事】君柔心理師 聊聊心裡事

    君柔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