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一到澎湖演講,很少下雨的澎湖竟下起了滂沱大雨。演講後,與朋友相約咖啡廳敘舊,蜜蜂竟是不速之客在旁嗡嗡飛舞,朋友說真是罕見。信箱內收到原計傍晚五點的飛機,因氣候關係改至七點。當下,我還竊喜,想說真是老天巧妙的安排,朋友因事晚到、飛機正好誤點,也不損原本計畫相聚的時光。

 

六點多抵達馬公機場,拿好票、託運好忘了從化妝包取出的隨身小剪刀。因多班航班延誤,候機室內到處都是人,我隨意找個不擋人的地板坐下。電視螢幕顯示各班原計起飛時間,以及「延遲」兩字,有的有延遲至幾點、有的則沒有,而我的班機正好是沒有顯示延誤至幾點的班機。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手機剩不到一半的電量,將近七點,仍沒看到螢幕上顯示班機延遲到幾點。候機室內其他航空公司飛往台北或台南的班機陸續起飛,就是不見螢幕、不聞廣播說明我的航班到底幾時飛,此刻我能感覺到自己的不耐,更準確地說是疲倦延伸出的不耐感。走至櫃台,地勤人員忙著接電話與回覆在場旅客的提問,等到我詢問時,地勤人員先是道歉,並說明飛機在高雄尚無法起飛,待起飛後會立刻告知。

 

對於飛機無法預期起飛、甚至是不知何時起飛,我的理性腦知道這是莫可奈何的事,也知道地勤人員與航空公司絕對比旅客都希望飛機準時起飛;然而在等待的過程裡我確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耐與煩躁,新聞中因班機延誤而在機場情緒爆發的民眾畫面此刻也出現在我腦袋中。現在回想並梳理當時的不耐與煩躁,我整理出三點造成不耐(失控)情緒快速加溫的原因:

 

一、疲憊的身心狀態

連日的晚睡,加上當天早起舟車勞頓(火車捷運與飛機),傍晚七點多早已疲憊不堪。人在疲憊的狀態下,使用的不是大腦而是原始腦-情緒反應。

 

二、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

對於班機不知道何時起飛,會不會起飛,這些不確定性都讓我的神經相當緊繃,不斷注意著電視螢幕。焦慮經常源於不確定的狀態,不確定意味著風險、也意味著無法控制。不確定性甚至比糟糕的結果容易帶給人焦慮。而焦慮是相當耗費精力的一種情緒。

 

三、對於「未知」的擔心

延續不確定性,就是未知的擔心了。我開始擔心起若飛機太晚起飛,我到達高雄後是否還有交通工具回到住屋處;如果飛機今天不起飛,那隔天的上班該怎麼辦?如果無法去上班,那原先排定好的個案怎麼辦?擔心引發更多的擔心,讓人無法處在當下,也是相當耗損精力的情緒。

綜合上述,

無論是焦慮與擔心皆相當耗費精神體力,當生理與心理處在疲憊狀態下,人啟動的是情緒腦而非思考腦,情緒帶著人走、情緒用事、情緒爆發就這樣發生了,也談不上轉念了。

 

「睡飽很重要!

我們常說要學習調整情緒、情緒管理,其實穩定情緒的基底是「充足的睡眠」,就如上述提到,耗損精力的情緒與疲憊的身心狀態都會讓人忘了帶腦,沒有帶腦的人如何談情緒管理與調整情緒呢!

 

健康的生理照護包含所需的水分攝取;健康的心理照顧包含充足的睡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君柔心理師 的頭像
    君柔心理師

    【尬wa聊心事】君柔心理師 聊聊心裡事

    君柔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