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患是先天基因遺傳?還是後天學習而來?

這是一個長期以來爭辯不休的議題。

如果精神疾患是基因遺傳,那麼受精神症狀所苦的當事人便成了全然的受害者:「我有憂鬱症,為什麼你這麼沒有同理心!」「如果你現在不立刻來到我面前,我就去死,你要為我的死負責。」

如果精神疾患源於後天學習,那麼受精神症狀所苦的當事人便成了無法為自己負責的活該者:「你就太閒了,才會胡思亂想。」「憂鬱症就是不知足。」

經過長久以來的爭議、探討、觀察與研究,人類的心理反應多半是先天基因及後天環境交互作用下,形塑我們的價值觀、思想、情緒與外顯行為反應。

 

舉例來說:媽媽從孩子幼年時即被診斷為憂鬱症,孩子高中時也被診斷為憂鬱症,直觀來說「憂鬱基因從媽媽遺傳給孩子」。然而,於晤談中得知,孩子從小生活在「媽媽今天會不會對我生氣、會不會打我?媽媽今天是不是又會說要自殺?」的恐懼與不安,從來沒有機會觀察與學習到健康的情緒因應模式,長大後當面對挫折、壓力情境時,無意識地選擇從小耳濡目覽的方式回應。

 

無論是否有家族病史,你我皆有可能被診斷為精神疾患。

 

心理學派中,認知行為學派認為:認知、情緒、行為三者間,認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與採取何種行為。我們以為是「事件造成我們有了某種情緒」,但事實上是「我們如何解讀事件引發我們的情緒」。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驗:

A等男朋友很久,腦中開始想「他一定是不重視我、竟然讓我等、他太糟糕了」,男朋友一來A就劈哩啪啦大罵一頓。男朋友安撫並讓A的情緒得以冷卻後說:為了買你最愛吃的甜點才會遲到。此話一出口,A的憤怒轉換成開心,腦中賦予了新的解釋「男友將我無意說的話聽進去,他真是愛我。」

 

或是曾聽過類似的事件:

A送了一條項鍊給BB超開心,想說「A對我太好了,真是我的好朋友」,但無意中得知這條項鍊是A原本要送給C,但C不要,所以輾轉來到B手上。原本開心的情緒瞬間來到谷底,B心想「原來我是備胎、只能接受別人不要的東西」。

以上兩個例子皆指出: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解讀會影響情緒與行為反應。

 

心理學家Albert Ellis ABC理論中,A(Affairs)代表事件、B(Belief)代表信念,或是稱為一個人的思考慣性,C(Consequence)則是結果,包含產生情緒與採取的行為反應。其中B(Belief)在這套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解釋了為何同樣的事件(A)卻引發不同人不一樣的情緒感受、情緒強度與行為反應了!

 

憂鬱症患者與經常陷入憂鬱傾向的人們,除了先天基因決定了性格傾向(內向、外向;悲觀、樂觀;積極、被動等等)與後天環境塑造角色楷模(包含情緒選擇、價值觀建立、行為反應等),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世界(即所謂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將會決定一個人的情緒狀態,並在此情緒狀態下選擇熟悉、甚至是自動化的方式因應。

 

A等男朋友很久,腦中開始想「他一定是不重視我、竟然讓我等、他太糟糕了」,男朋友一來A就劈哩啪啦大罵一頓。男朋友安撫並讓A的情緒得以冷卻後說:為了買你最愛吃的甜點才會遲到。此話一出口,A的憤怒轉換成開心,腦中賦予了新的解釋「男友將我無意說的話聽進去,他真是愛我。」

 

案例中,同樣的事件卻引發A前後兩種不同的情緒。其中的關鍵因素為:

 

A如何解讀男朋友遲到這件事。也就是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習慣性認知反應。

 

實務上,認知行為治療在協助憂鬱症患者打破舊有的認知模式上廣泛使用。其中以Albert EllisABC理論(請參考【尬Wa聊情緒】憂鬱傾向的認知、情緒與行為()),與Aaron T. Beck認知治療法中提及的三種負向認知組合與認知扭曲削弱當事人力量的負面想法。

心理學家Beck提出憂鬱症患者經常有以下幾種思考上的慣性,你中了幾項呢?

 

()非黑即白、非勝即敗的二分化思考慣性

「男朋友讓我等這麼久,他一定是不重視我、不愛我了。」

使用二分法思考的當事人,經常落於非黑即白、非勝即敗的困境中,有如「他愛我、他不愛我」的二分法中,忽略了「還有更多可能與選擇性」。

 

()選擇性聽話

A的成績五科中有四科95分,其中一科89分,總平均為94分。A沉浸在「為什麼我只拿89分」的鬱鬱寡歡中。

 

只看自己想看的,將不符合心中期待或預期之證據忽略不計,也就是「斷章取義」。

 

()妄下結論

「有些同事都不會主動來跟我說話,我想他們一定不喜歡我。」

 

當看到一個現象時,未去深究現象,而草率做出的判斷結論,然而此結論往往與事實真相相差甚遠。

 

()災難化

「我好多晚都睡不著,完蛋了我可能生病了。」

 

實踐「凡事做最壞的打算」,但也因得失心太重,把自己的情緒狀態拉低,預估結果太差,因而影響自己願意投入的動機,忽略了「盡最大的努力,無論結果如何都已盡心盡力。」

 

()過度類化

「他與我分手,意味著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

 

僅從單一事件結果類推到各種情境,以偏概全的推論歸因模式。

 

()標籤化

「我就是爹不疼娘不愛,沒有人要的人。」

 

將一個標籤貼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排除相信與接受其他的事證與可能性。

 

()誇大與貶低

「我長這麼大了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我真該死。」

 

將失敗看得非常嚴重,並將成功認為是應該、好運,或貶低成功的自己。

 

以上阻礙人們體驗幸福與快樂的錯誤認知,是不是讓你心有戚戚焉呢?

 

每個人或多或少、有時候皆曾不自主地陷入負面思考,這是人類大腦千年累月形塑的習慣,或許正因如此,人類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避凶化吉,得以生存。然而,若上述思考慣性成為一個人在面對人事物上的自動化思考反應,思考影響情緒、情緒影響行動,不難想像這樣的生活有多麼辛苦。

 

在先天基因、早期環境、後天學習與選擇的交互作用下,我們能夠掌握的就是當下,為自己的思考、情緒、行為做最善待自己的選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君柔心理師 的頭像
    君柔心理師

    【尬wa聊心事】君柔心理師 聊聊心裡事

    君柔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