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 fizkes/Shutterstock
台積電的官網招募流程中的最後一步「接獲錄取通知與報到」中有「報到前認識台積」,強烈建議在投履歷前就先閱覽這一份文件,知己解彼,無害呀!
台積電徵才流程:
招募系統:台積電人才招募應徵系統
- 制式化的表格,人才招募應徵系統會把應徵者的履歷提供給所有主管,意思就是,「你可能被邀請參加你應徵以外的職位甄選」,越能說清楚你的專業專長,越能夠進行適配度媒合。履歷是你的來源與使用說明書!
- 學歷、成績與研究專題代表著你過去的表現,並有助於面試者透過過去預測未來,因此若主動於履歷上具體呈現,有助於主管「未見此人,已有此人知輪廓樣貌!」
問卷與測驗,英文測驗與能力證明
- 依據職務填寫相關應徵問卷,該問卷有助於雙方在適配度上進行評估,官網上所謂的「志同道合」。
- 就很像職業生涯諮詢中,透過各項測驗了解你的興趣、能力、價值觀與反應傾向。基本上,適才適所、志同道合對於人(你)境(工作環境)適配具有相當長遠的影響,研究中也發現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等與人境適配具有顯著相關。然而如果你想從問卷與測驗中凸顯自己,首先你必須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台積電的組織文化與氛圍,有助於你在問卷與測驗的填答過程中帶著「適配」的觀點進行填答。然而我想強調的是,能夠在志同道合的場域中自我實踐是一件幸福且幸運的事!
面試通知
- 獲得面試通知信同時會需要填寫一份「間接人員應徵問卷」,該份問卷收集更多詳細關於你的過往表現,不只是協助面試官建構出面試者的樣貌,也是面試時的重要問題提問來源與方向。
- 文字具有著影響著人的思考方向,也因此在撰寫中鼓勵你多以「正向、肯定、具體」詞彙出發,除了有助於提問外,也可以讓閱讀者導向你所想呈現的自己。華人的謙遜美德一旦用不好就成為自己挖坑給自己跳的麻煩,例如「我的在學成績雖然不好,但是我很願意學習」,類似這樣的字眼都鼓勵你不要出現在履歷與應徵問卷中。學習書寫與表達也是求職很重要的養成能力之一。
參加面試
- 台積電面試有:筆試、二面、英文面試、主管面試跟人資面試。以上的內容也清楚的寫在其官網上「與一到兩位以上主管面談,會有一至兩次面試,主管會透過email或電話初試確認面試時間」
- 在求職期間,請務必隨時讓自己處於可以「面試」的狀態下,即便你當下在逛百貨公司,都請務必讓自己切換狀態,而此狀態的切換取決於求職期間的「自我介紹」「持續累積Q&A的回應與優化」練習、練習、在練習!
在說明面試準備的方式前,我想請你在心中回應一個問題「你覺得台積電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主管們在意的是什麼?」
你能從眾多履歷中脫穎而出,相信你的學歷、成績、專業基礎能力與其他脫穎而出者沒有太大區別,皆是厲害之人,在厲害之人中你要如何讓面試官有印象呢?關鍵在於「關聯性」,你與「台積電(人事時地物」有關聯,工作上有關聯、人與人的契合有關聯。
<自我介紹>
建議準備3分鐘的的自我介紹架構版本,架構中包含有學經歷、專業能力、專業具體展現之處,並且「與該部門」有關聯。為什麼是三分鐘版本呢?因為三分鐘進可長、退可短,短版就具體事證少說一些,長版就具體事證多說一些。
以「架構(骨架)」的方式準備自我介紹,不只具有條理性,也能透過反覆練習讓自己熟能生巧展現「當下」的自信!
具備架構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先將「伏筆」埋在你的自我介紹中,如在學期間參與的計畫、論文方向等,讓面試官在Q&A提問,而這樣的引導前提是你也必須要先針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度介紹」的準備!
<面試考題Q&A>
網路世代下沒有不知道的事!使用關鍵字「XXXX(年份) 台積電面試考題」就出現一堆前輩的心血。
透過問題來評估:眼前者是否是「合適」的人? 以及眼前者是否是「能幹」的人? 後者連結與職務有關的硬實力、前者是各種軟實力,以及人與人間的契合。
即便對方問「你有沒有兄弟姊妹啊?你住在哪裡啊?」這些看似閒聊,其實背後連結著「你如何與手足互動?外在主客觀條件如何影響你的留任長度」。
因此在收集問題過程中,如果你能試著透過「後設認知」去解讀問題背後的問題,就不用太擔心被問倒!
- 與專業有關的問題:你對半導體了解有多少?你的論文題目與內容是什麼?
- 與組織有關的問題:為什麼想來台積電工作?有認識的人在台積電工作嗎?
- 與職務/硬實力有關的問題:你對這個職務了解有多少?可否接受加班、輪班或是外派?
- 與人境適配有關的問題:為什麼從上一份公司離職?
- 與行為反應傾向與問題解決能力有關的問題:印象深刻的挫敗經驗
- 與自我了解及適配度有關的問題:分享自身的技術、專業或個性的優勢及需加強的部份?
- 與價值觀有關的問題:你想未來你會因為什麼原因離開台積電?
- 與軟實力有關的問題:你都怎麼排解壓力?你的溝通協調能力好嗎?舉例說明
資源連結(可直接點擊超連結):
接獲錄取通知與報到
官網上寫著「依照不同工作與用人單位的狀況,甄選時間平均二至四周」,此刻請先試著放輕鬆,球在別人手上,讓自己為其他履歷與面試做另一個充足的準備。為自己抓個五周,如果真的無消無息,再主動出擊!
招募選才,人資/主管/企業面試與媒合的不是最厲害的人才,而是最合適、是配的人。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希望閱讀到此篇文章的你,在職業生涯中持續地認識自己、了解對方,知己解彼,人境適配,適才適所!
留言列表